北师大二附中官微

二附中校友基金会

我校师生在线参加第十三届国际青年科学论坛活动


2021119日至122日,我校国际部两名高二学生参加了新加坡华侨中学主办的第13届国际青年网络科学论坛(ISYF digital 2021)。本届青年科学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后新冠时代科学:探索未知领域”,旨在通过IcebreakerTeam-Project ChallengeMeet-the-ScientistsScience Poster ExhibitionScience Dexperimentation等多种活动形式,聚焦探讨疫情冲击下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展示科学的力量和价值,为有志于投身科研事业的青少年们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宽他们的研究视野。

参与此次线上论坛的两名学生代表和一名教师都表示在活动中收获颇丰,以下是他们的活动感想。

 

参会学生——刘清雨

参加这次科学论坛活动,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Team project challenge,另一个是meet the scientists。在Team project challenge这项活动中,我和各国同学一起完成一个科学构想,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呈现最后的研究成果。在meet the scientists活动中,两位来自新加坡的专家的演讲让我知道做研究不是容易的事,他们的求学之路和研究历程也让我深深折服。这次交流活动不仅是在学术上的交流,更是在文化上的交流,我感受到了新加坡学生的包容和开放,也叹服于他们出众的领导力。 这次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热爱科学的学生们交流,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参会学生——梁墨青

ISYF包含很多活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Team Project ChallengeTeam Project Challenge中,参加活动的各国学生被分到不同的小组,针对给出的题目进行学术上的讨论,最终得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在活动最后一天完成一个视频制作。我们小组的题目是Lack of Proper Sanitation,小组成员针对题目提出各自的想法,把话题拆分成污水治理,垃圾降解等多个小标题。组内分工明确,组员们配合默契,都在规定时间内按时提交材料。最后我们组的报告视频呈现出理想的效果,组员们都很有成就感。我在这个项目中不仅提升了英语交流能力,也增强了学术方面查找文献的能力,还学会了视频剪辑的新技能。这个项目让我有机会结识组内有趣的人,尽管大家来自不同国家,经历不同,但我们都拥有探索未知的精神。

此次论坛还设置了其他有趣的项目。在Science Experimentation项目中,两位优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让参会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家中实验,让我们有机会亲手实践,提升个人动手能力的同时从实验中学习;在Meet-the-Scientist活动中,我系统地了解两位优秀教授的研究内容,切实理解了科学结论不是一蹴而就的,结论背后是大量的实验验证和数据计算工作。

参加科学论坛活动虽然很辛苦,但我有机会认识其他国家的朋友,开阔了视野,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参会教师——张瑜老师

活动第二天,正巧赶上当天没有教学任务安排,我有幸在线聆听了新加坡国立大学(NUS)青年科学家Ho Pin博士关于“新型纳米拓扑结构磁性斯格明子(Magnetic Skyrmions)在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性能提升(e.g. 磁存储、逻辑和神经形态计算)的潜在应用”的报告分享。Ho Pin在学生时期凭借其突出的科研能力斩获多个重量级奖项。她于2013年在NUS博士毕业,之后前往MIT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就职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ResearchA*STAR)。Ho Pin报告中的很多场景唤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珍贵记忆。Skyrmion的准粒子身份让我联想到了曾经课堂上教授讲过的固体材料中的“声子”;Skyrmion磁性薄膜材料的制备和磁性表征方式让我回想起自己当年穿着超净服在实验室生长硅薄膜材料、测试硅基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时隔六年多,但依旧记忆犹新,很真实,很亲切。

此外,提问环节中的一个问题也让我颇有感触。Ho Pin博士分享结束后,一个云端学生听众提问是什么促使她能在遍布荆棘的科研道路上奋勇前进?Ho Pin谈及自己从小就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后来在中学科学课上的课题实践过程中,她渐渐切身体会到求真不易。同时在科学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她真正明白了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试错、不断增进的过程。再后来,她进入NUS材料学院,在大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下,她开始从事磁性材料的研究,之后就是披星戴月地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分析数据,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沉淀,乐此不疲。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虽然她也有自己的远大梦想和抱负,但并未执念于所谓的宏伟目标和研究结果,更多的是关注每一个当下的改变和成长。面对科研事业中遭遇的数不清的“至暗时刻”,她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又有可以进步、扩充专业知识和自我认知版图的难得机会。Ho Pin的一席话恰恰印证了她今日取得的成功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铁杵磨针,非一日之功。

我不由得想起中科院首席科学家张双南研究员曾在格致论道讲坛的一期讲座中谈到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文明和技术远超西方国家,为什么却唯独没能产生现代科学?的确,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精深,昔日技术领先,但我们未能抓住机遇将一些看似天真简单问题作为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追求实用主义代替探寻技术背后的规律。缺失了科学生长的气候条件,自然与科学的孕育擦肩而过。当然,意识到自身问题所在,接纳自我的不足和差距,由此萌生出自我改变的意念和行动,未来我们仍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那一刻。在我看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的走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其实质就是对寻根究底之科学本质、理性质疑之科学精神和逻辑实证之科学方法的倡导和追寻。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身为一名中学科学老师,我深谙自己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也清楚不论是实现个人梦想抑或是民族复兴之路,从来都不会是一马平川。而我也坚信努力与改变的力量,和时间做朋友,持之以恒地践行下去,在乘风破浪中不断充实和挑战自我,突破自身已有的知识能力和认知边界,扩大自己的舒适圈;同时,倾其所能,在能被自己影响到的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崇尚科学的“种子”,为他们提供能够唤醒其“儿时科学梦”的有利环境,帮助他们(也是帮助自己)寻找属于个人的生命“火花(spark)”。从这个角度来看,价值和意义其实不是名词,而是动词,需要我自己主动发现和创造!

 

受疫情影响,此次论坛只能采取网络形式举办,但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超越了电脑屏幕的阻隔。在与同龄人以及科学家的交流中,学生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了解到科研领域的点滴进步都需要保持执着的求知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希望有志于走上科研道路的同学们,继续践行创新精神,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向上吧,少年!

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